據浙江日報 “納雍不脫貧,貴州不脫鉤;納雍脫了貧,民革不斷線?!边@段佳話在民革組織內已經傳唱了近三十載。早在1991年民革中央結對幫扶貴州省納雍縣時,浙江民革組織就是幫扶隊伍中的一員,在教育、衛生等方面傾心傾力。
2018年,浙江民革又與納雍縣董地鄉簽訂幫扶協議,這段“緣分”更進一步。數次跨越1800公里,浙江民革在納雍縣董地鄉生動書寫幫扶故事。
兩年來,針對董地鄉的實際情況,民革省委會發動各級組織和廣大民革黨員,為精準扶貧定制“連環招”,首批完成“八個一行動計劃”及后續“十二個幫扶項目”。今年初,民革省委會又制定20個項目,主攻“人才扶貧、教育扶貧、就業扶貧”三大戰場。
下好人才先手棋
今年7月21日,嘉興。浙江紅船干部學院迎來一批特殊學員——來自董地鄉的30多名鄉村干部。這是第二期 “民革結對幫扶鄉村脫貧攻堅帶頭人培訓班”,學員們走進桐廬看農村電商,來到德清學鄉村振興經驗。這樣的培訓班,去年5月已舉行過一次,“志智雙扶”是培訓的題中之義。
抓好鄉村脫貧攻堅帶頭人培訓,是民革省委會助力脫貧攻堅的“先手棋”。9月21日,一場納雍縣茶產業發展專題培訓班在松陽舉行?!跋M麄兓氐疆數爻蔀榛鸱N,推動當地的茶產業發展?!泵窀锸∥瘯饕撠熑吮硎?。
浙江的美麗鄉村建設在全國聞名,如何把建設經驗帶到董地鄉?民革省委會邀請民革黨員專家、中國美院教授團隊,負責董地鄉街上村規劃提升和業態升級項目,銜接浙江民革黨員捐獻的人工濕地處理設備、太陽能路燈、鄉村圖書室等,項目總投入200萬元。
民革省委會還組織醫療專家組赴當地義診,開設講座。民革溫州市一醫支部與董地鄉衛生院簽約成為對口聯系單位,為衛生院聯系對接醫學管理專家和臨床醫學專家,開展短期指導講座、技術培訓,為董地鄉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。
扶智興教顯成效
今年8月1日,民革省委會組織“博愛·牽手 前程錦繡”夏令營,董地鄉的孩子們來到浙江,走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、“五四憲法”歷史資料陳列館等。這樣的夏令營已連續舉辦兩年。
硬件上,民革省委會籌集資金,訂購2000套課桌椅運抵董地鄉;籌措落實15萬元幫扶資金,幫助董地中學更新改造理化生實驗室;實施“照亮未來”護眼工程,向當地中小學捐贈最新護眼教室燈、黑板燈等,項目總投入200萬元;開展“開卷有益”專項助學公益項目,首批向董地學校捐贈新版少兒書籍1000本。
軟件上,民革省委會組織4位特級教師,分別為董地中小學師生上公開課,并開設兩場專業講座。今年,民革省委會又開展實施優課共享計劃,開展線上教學資源共享,幫助當地提升教學質量。
授人以漁助就業
“看到當地這么好的苗繡工藝產品,我一定要幫他們賣出去?!比ツ?/span>4月,民革黨員曹建波作為專家組的一員赴貴州考察?;氐秸憬?,他所在的民革寧波市委會成立“牽手苗繡”10人團隊,創建“牽手苗繡”品牌,開發具有鮮明特色的苗繡產品,為當地打造一條完整的苗繡產業鏈。民革杭州灣總支部向青山村合作社捐贈10套價值3萬元的專業繡花機設備,簽訂兩批苗繡產品生產合同。
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團隊通過線上平臺請來專家,對村民進行專業指導,搭建“牽手苗繡”小程序微商城開展網絡銷售,與青山村簽訂苗繡產品包銷合同,委托生產首批500個苗繡座墊。
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近兩年來,民革省委會組織引導浙江企業到董地鄉招聘勞務人員,提供用工需求2000余個。在去年的專場招聘會上,民革黨員企業提供了300多個愛心崗位,董地鄉組織群眾應聘,89人當場達成就業協議,助力當地群眾就業和增收。
在民革省委會幫助下,董地鄉田尾巴組的52戶農戶,還安裝了分戶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,每戶農戶年增收3383元。此外,民革省委會還舉辦電梯檢修培訓班和汽車駕駛員培訓班,為當地群眾拓寬就業渠道。
上一篇: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換屆 [ 2020-12-16 ]
下一篇:民盟省委會結對幫扶蘭溪市范院塢畬族村 [ 2020-12-11 ]